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研究生部

1 2 3 4 5 6 7 8 9
1

思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政教育 > 文件通知

更多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9-03-04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8年12月14日校委会讨论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和《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委发〔2017〕9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基本原则。(1)坚持党校姓党,党校人姓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牢牢掌握党的领导权。(2)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国民教育标准,以夯实专业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德育教育、加强科研创新为重点,充分发挥党校长期从事党政领导干部、中高级公务员和党的理论骨干培养的学科优势,不断探索具有国家标准、党校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致力于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育人。将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有机结合,以忠诚、求实、开拓的党校精神营造党性教育的熔炉氛围。(4)坚持遵循规律,把握特色。以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发挥精细化、分类化指导优势,凸显党校研究生教育政治性、学术性、实践性相结合的特色。(5)坚持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应因时而化、因时而新、因势而新,不断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

二、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着眼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党支部三会一课、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党日和团日活动为主要载体,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推荐入党积极分子、近期发展党员、团干部参加党课和团课培训,完成规定学习任务。鼓励学生理论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探讨,加强社会思潮研究,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辨析引导,旗帜鲜明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研究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关于建立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倡导“忠诚、求实、开拓”校训精神传承与发展,倡导师德师风的秉持与践行,倡导优良学风的树立与发扬,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入行。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堂讲授、讲座报告、参观考察、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科学精神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注重榜样育人,以评促建,发挥榜样群体和优秀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5.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主渠道作用。精心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聚焦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将政治性与学术性、现实性紧密结合。深化“读经典、学原著”活动,广泛开展读马列经典、学社科原著活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蕴含于夯实学科基础、提升学科涵养的过程中,通过研读、探讨、征文等教学环节,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6.发挥干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优势。借助学校拥有的丰富的干部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干部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多媒体实训室、高层次讲座(时政报告和学术报告)、党性教育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场教学基地的共享机制,以干部教育资源助推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7.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程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话语体系建设。坚持党管智库原则,加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校院在干部培训、理论研究、思想引领、决策咨询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建立科研成果向智库成果转化机制,发挥智库资政育人作用。

8.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相统一,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和各学科学术评价标准,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相关规定开展学位点的专项评估和合格评估工作。继续设立导师岗位资格标准,凸显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岗位属性。提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的建设水平,把政治立场和思想政治表现作为遴选成员的底线要求。

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建设

9.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严格按照我校《关于加强教师教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关于教师遵守政治纪律的规定》,要求教师在讲政治、守纪律方面走在前面。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建立教师校外挂职制度,深化学术诚信教育,实施“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教研骨干培养计划”“名师(名家)培养计划”,根据学科与个人实际需要设计职业生涯,以培养名师为核心,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学术品格和优良学风,促进全员素质提升。

10.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加强研究生部、教研部、导师三级网络的思政体系建设,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合力。在此网络中,导师是基础,指导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课程学习,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教研部是平台,整合学生、导师和学校其他管理部门的资源,共同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部是主体,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规划、指导、协调以及具体实施和落实。

11.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建立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继续实施好优秀青年教师兼职辅导员制度和MPA班主任制度,为每个年级配备一名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加强对研究生的政治方向、学术发展与心理健康方面引导,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快速性、便捷性和亲和性。优化对辅导员、班主任遴选和聘任机制,定期召开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会议,系统全面地对辅导员、班主任年度工作进行测评反馈。评选优秀辅导员,加大对合格和优秀兼职辅导员的激励力度。兼职辅导员要全面深入地对学生各项党、团、社团活动给予指导。

五、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12.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文件的顶层设计。完善包括学生招生就业、培养学位、学籍管理、住宿管理、勤工助学、奖助评优、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全周期管理制度的修订,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注重党风、教风、学风一起抓。

13.深入推进实践育人。搭建教学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区实践服务等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实训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科普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校内外实践教育体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参观体验和实践教学,了解体验国情市情民情。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社会调研,参与科研咨询项目,指导和资助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行好学术型研究生“中青班带教实习制度”,充分发挥实践导师在MPA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坚持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提升研究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有所得。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在服务基层社会的同时提升青年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14.大力推进服务育人。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自觉把国家的前途命运同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结合起来,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完善“奖、贷、助、勤、补”助学体系,完善“资助、励志、发展”相结合的人文资助育人模式。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提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加强学生校纪校规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强学生自主安全管理。提升教室、食堂、宿舍标准化建设水平,发挥后勤服务育人功能。

15.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不断强化党支部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支部亮牌”工程,建立党支部工作经常性督查指导机制。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严格“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按照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的要求,创新组织生活方式,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督促指导党支部按期换届,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端正入党动机,严把党员入口关,将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的重要渠道。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和日常管理监督,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教育党员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及时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及时稳妥处理不合格党员,做好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推动党员参加志愿服务。

16.积极发挥共青团、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作用。切实加强团组织建设,将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共青团各项工作和活动中。构建机关党委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研究生会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明德书友会、爱心协会、青年之声编辑部等学生社团为外围延伸手臂。按需组建包括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工作项目组,与基层团组织互联互动,打造“扁平化、网格化”工作格局。提升基层团支部工作活力,创新组织动员团员青年的载体和方式。加强对研究生会的指导,积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服务、联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六、加强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和环境建设

17. 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纪律约束机制,坚持课堂讲授守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违背宪法法律、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主团结等言行。对课堂教学违反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的,依法依规及时处理,形成分级分类处置机制,对在课堂教学传播违法、有害观点和言论的,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顽固坚持传播违法、有害观点和言论且不听教育劝阻的,视情节采取调离、解聘措施;对散布反动言论、编写制作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或者从事非法活动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办法和教师教学考核制度,落实教学督导听课制度。聘用外籍人员担任教师,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18. 规范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加强对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读书会、学术沙龙和接受境外基金资助等活动项目的审查管理,规范各类社团审批管理,防范和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坚持教育和宗教相分离原则,严禁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教徒、组织宗教活动。加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严把出口关。加强对学校官网、报刊、公众号等媒体的规范管理,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内容更新管理,提升可读性和影响力,增强校内新媒体引导力和辐射力。

本实施意见自2018年12月14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