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研究生部

学位与学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位与学科 > 学位点建设与评估

更多  
政治学学科建设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15-01-03  点击量:

一、指导思想

政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党校干部培训和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实现人才、经费、管理的优化组合,进一步落实科研聚焦战略。通过建立科学的学科建设机制,强化学科建设的自律和自为,实现学科有目的的发展,提高学科建设的实际成效,为党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科支撑。

坚持走“特色鲜明、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学科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务实和开放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机制。基于校院已有学科基础和国内外政治学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进一步凝炼本校重点发展的学科特色方向,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执政党建设、中外政党治党理政比较研究三个学科方向。

围绕上述学科特色方向,把握学术前沿,着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校院的调研优势,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回答社会、政治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发挥本学科各聚焦研究领域在学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力争在某些研究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获得一批具有原创性、国际水准的研究成果,为保持本校政治学学科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上述学科特色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培养高水平的优秀师资,形成本学科及重点方向稳定的学科骨干队伍。继续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改进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一批具有扎实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功底,熟悉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改革实践,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高素质人才。

二、现状分析

(一)现有基础和水平

1.师资队伍

本学科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12名,讲师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6名。教师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多名教师曾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院校做访问学者。师资队伍具有政治学、历史学和法学等学科背景。学科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2. 学位点

本校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是在原三个二级学科即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10年获得一级学科授予权。经过长期的积累、发展和学科整合,目前已基本形成学术团队与学科特色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政治学一级学科名列科研院所第一名。

3. 学术研究积累

近五年来,本学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项,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16项,中央各部委、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上海决咨委等课题数十项,课题经费总计300余万元。获得省级以上优秀研究成果奖20余项。在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计226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研究成果被大量转载,部分成果对决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各位学术带头人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已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二)特色与优势

1.政党研究特色

围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建设这一核心问题,形成了党的组织建设、执政理论和比较政党政治三位一体的研究特色。聚焦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党内民主和民主集中制的实现形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执政基础与执政规律;各国主要政党的纲领比较;各国政党制度建设的经验;国外左翼政党以及社会主义新思潮研究等。其中,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研究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特色

围绕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实际政治过程这一解释性命题,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政治功能和政治体制改革三位一体的研究特色。聚焦的研究主题包括:选民与人大的关系问题;人大的组织结构问题;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问题;中国政党政治与社会整合、政策优化、政治合法性的关系问题;党政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行政改革与发展;人大权威与司法权威的关系、司法行政体制与法治发展相适应等问题。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特色

围绕着“什么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这一宏大的理论命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模式研究相互支持的研究格局。重点研究的主题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之源、实践之源和文化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体系架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模式等。

(三)问题与不足

1.学科根基欠扎实

虽然已形成一支有一定规模的学科团队,但这支队伍仍缺乏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历练;虽然已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支撑学科影响力的作用仍远远不够;虽然在干部教育和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就学科的应有地位而言,差距仍然明显。

2. 学科研究方向及特色的凝练度不够

跨学科、跨部门整合研究团队的意识和能力不够,难以形成合力。在同一研究方向的若干维度上难以形成相互支持的局面。研究成果散、杂,常常出现研究方向带头人孤军深入的情形。故上述研究方向和特色也仅仅是初步的。

3.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多

从研究成果的角度看,仍处于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各类课题的获得量、经费的支持程度以及成果的数量都比较大,但研究成果对学界和决策的影响则明显不足。

4.学位点的建设任务繁重

虽然获得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但无论是研究生培养的数量、质量,还是进一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学科建设任务,均受到了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5教研咨一体化程度不高

研究成果与教学的衔接和互动不够,存在教学内容、研究课题、咨询项目相分离的现象,教师常常多线作战,疲于应付,难以打造教研咨精品成果。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

依据现有学科基础,充分考虑干部培训及研究生教育需要和学科发展趋势,体现本学科的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凝练若干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重点发展方向;形成一系列具有较高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成果;提升学科资源支持教学的力度;锤炼学科团队,在若干学科重点发展方向上形成团队效应;培育本学科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目标任务

按照特色鲜明、质量优先、内涵发展的学科建设原则,夯实已初步形成的政党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方向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汇集,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规划)研究的学科特色。具体而言,应努力实现下述目标任务:

1. 提高学科资源的集约化程度

按照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在特色研究方向上引进、培养学科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力争每个研究方向都能形成不少于一个学科带头人和三位成员的高质量的学科团队。

2.进一步夯实特色领域和研究方向

政治学一级学科将重点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主要侧重于中国特色代议民主理论与制度、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制度的研究)、当代中国执政党建设、中外政党治党理政比较研究等三个学科方向。

3.实现研究成果的进一步聚焦和系列化

力争获得一批具有一定原创性和较高学术和政策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科方向的不同研究成果须具备系统性。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及聚焦领域和学科方向研究成果的集约化程度。每个学科方向应形成系列成果,包括学术专著、论文、调研报告。

4.实现研究成果对教学的深度支持

按照学科特色和比较优势,根据干部教育的特点和需要,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每个学科方向应设计、培育相应的精品课程。

5.学位点内涵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政治学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加强对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下大力气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力争实现联合申报、建设政治学博士学位点的突破。

四、主要研究方向

(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1. 必要性和可行性

(1)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在民主的发展阶段上,中国社会已经较成功地回答了它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民主问题。这个回答集中体现在业已形成的政治制度基本框架之中。包括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础群众自治制度,以及其他具体的政治制度。这套制度体系构成了任何观察、研究中国民主进程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

(2)学界关于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历来就是政治学和宪法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迄今为止,这一方向或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的进展。但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仍存在着一些倾向性的缺陷。从研究方法看,基于中国实际政治过程的研究较为缺乏。关于宏观和文本制度的研究较多,而对制度实际运行的研究则较为少见;根据政治学、法学理论对制度的学理阐释较多,而从中国实际政治过程和社会生态出发对制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则较少;从静态角度对制度的历史变迁、权能结构、制度关系等研究的较多,而从中国政治过程和政治治理的动态格局中,对制度的实际运行特质、运行绩效,以及相关制度技术和规程等研究的不多。从研究取向看,一部分研究存在着试图突破现有政治框架和制度结构的倾向。学者们对民主政治研究中,概括、引介和阐释西方民主政治理论的成果,所占比重非常高。特别是,一些学者还根据西方的价值原则和民主模式,对中国民主发展的路径和目标进行规划;某些观点企图突破中国现有政治框架和制度结构。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近年来,本学科团队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方向上已积累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在内的十余项课题的支持。出版了《制度成长与发展逻辑》、《法治发展与政府结构关系》、《“政党中心主义”:人民政协制度研究》等一批有影响的学术专著。在权威刊物与核心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如《授权与监督: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完善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这些研究成果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或其他期刊转载,一些成果还被评为上海社联、市委宣传部、全国党校系统等不同层次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党校和行政学院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党校、行政学院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领导干部培训的教学体系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等课程是主体班次与其他计划内班次的重要课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入研究以及教学内容的完善,包括新课程的开发,对领导干部多视角、全方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二是在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治学名著选读》、《政治发展理论》等课程,或者是政治学一级学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或者是政治学理论专业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不断充实,对研究生的专业发展、研究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5)本学科方向研究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一是学科价值。围绕特定的方向和领域,在特定时段内集中攻关,不仅可能形成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而且对于研究团队研究方向的凝练、学科意识的养成、学术能力的提升,都会较为有效。二是理论价值。把人民民主理论、中国特色民主制度以及制度的运作过程结合起来,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基础理论、制度过程、典型案例、实际运作比较等进行研究,有可能会形成一些富有解释力的新概念、框架、工具等。三是教学价值。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的开展,可能基于实证调研获得一些详实的、鲜活的资料,抽象提炼一些新的观点和命题,或者拓展已有教学的视野、增强教学效果,或者开设一些新的专题课、选修课,或开展研讨式教学、现场教学,为干部培训服务;同时,相关研究的深入还可服务于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的课程建设、科学研究,以及学术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完成等方面都是有意义的。

2. 研究重点

研究重点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代议民主理论与制度;二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研究须做到“三结合”,即将人民民主理论、中国特色民主制度以及制度运行过程结合起来,也就是把人民民主的理论形态、制度形态与实践形态结合起来,把研究的学理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研究主要以人民民主理论为基础,深刻系统地阐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关系,重点是对人大制度和协商民主制度的构成要素、运行规程进行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特别是运用政治过程理论,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对地方和基层人大制度、协商制度的运行过程、制度绩效、影响变量、操作规程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要充分体现党校、行政学院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特色,为干部培训提供教学素材,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学科知识、研究方法。

在重点学科建设五年规划期内,中国特色代议民主理论与制度的研究重点包括:

(1)人大制度的基础理论。这不仅要运用人民民主理论,而且要运用议会民主、参与民主、宪政民主、协商民主等理论进行研究,特别是将人大制度置于中国历史的独特政治生态中,在执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对人大制度的理论基础、权能结构、制度关系等展开研究。这样的研究,有可能在人大制度研究方面形成一些新的分析框架、理论工具、学术话语等。

(2)人大制度过程研究。本学科方向将重点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地方人大和基层人大的实际运行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各制度要素、结构关系、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制度绩效等进行系统描述和分析,并考察地方和基层社会的结构变迁对现实政治过程以及对人大制度运行的影响。特别是从地方和基层政治过程、政治治理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人大在民主选举、立法决策、监督回应等环节的实际功能等。

(3)人大制度创新的典型案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转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不少地方和基层人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本研究方向选择代表性的案例开展研究,对改革素材、制度运行、制度绩效等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推广价值进行评估。

(4)人大制度的比较研究。人大制度虽然有着统一的、法定的规范与程式,但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人大由于权力配置、职责分工、政治生态的差异,其运行的实际状况、特征和逻辑,以及影响因素也存在着各自的独特性。以此为基础的研究构成了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继续开展中国人大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以及中西方选举制度、监督制度、决策制度等的比较研究。

在重点学科建设五年规划期内,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制度研究重点包括: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历史脉络及其理论渊源。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包含着协商民主的历史经验、文化基因和理论渊源。梳理和提炼这些历史经验、文化基因和理论渊源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

(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价值。对协商民主制度在中国政治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

(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协商民主形式定位在四个方面,分别为人民代表大会内部的代议式协商、政权机关内的政策性协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和基层的民主形式。围绕这四个方面,通过深度调研,研究不同形式协商民主实践的进展情况,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特别是对协商民主的典型案例进行观察和总结。选择不同地域和领域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观察,追踪、探讨协商民主的微观运行机制、方式等。研究现实协商民主过程与其他制度间的关系。重点观察人大内的立法协商、政权内的事务协商、政协的政治协商和基层民主协商的实际过程。从中国政治体系角度认识协商民主过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4)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途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虽然有一定的传统基础和形式,但尚处于初步阶段,适用的范围、频率等都未达到经常化程度。在以上几个方面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拓展协商民主的适用范围与使用的地域空间,以及与其他制度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对如何进一步拓展协商民主形式的途径、方法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二)当代中国执政党建设

1.必要性与可行性

(1)适应学科建设的需要。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党的十八大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了全面部署,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新的国内外环境,自身的地位和任务发生了并且仍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执政党既形成了挑战和考验,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我校的一级学科——政治学,有必要全面而系统地加强对执政党建设前沿问题、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本研究方向的意义在于:一是跟踪国内执政党建设研究的学术前沿,深化对执政党建设内在规律的认识,彰显我校作为执政党建设研究基地的学术地位;二是聚焦上海党建的新实践,及时总结上海在党建创新领域涌现的新成就、新经验,进一步深化对党的建设内在规律性的认识,为推动上海党建实践创新提供新思路、作出新贡献。三是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和咨询的内容,推进教研咨一体化。

(2)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近年来,党史党建教研部、政党研究所一直围绕“党的执政方式”开展聚焦研究,学术成果涵盖了执政党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党内民主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党群关系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研究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较高层次的研究成果。

在理论研究层面,相继成功申请并承担了包括“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研究”、“党建科学化研究”、“党内潜规则研究”、“选人用人中的‘带病提拔’现象透析及解决机制研究”、“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重大影响及其对策研究”、“党内批评制度研究”、“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社会监督机制研究”、“党的执政理论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构”、